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目前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形势与分析

2011-07-28 10:17:47来源:中国保险报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严振华 曹晓英  凌亮

  

  2011年以来,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中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通胀压力居高不下及旱涝灾情接连发生,给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新的挑战。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保险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积极“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转变行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加强和改善监管,持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险市场保持平稳发展良好势头。同时,市场运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形势,更好地推动行业科学稳健发展,本文就当前保险市场运行基本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思考。

  目前保险市场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2011年1-6月,我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056.6亿元,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959亿元。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7%。总体看,上半年保险市场运行与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走势的关系表现得更为密切,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产险业务较快增长,经营效益继续改善。1-6月,财产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由去年同期政策因素带动下33.5%的高速增长转向平稳较快发展。受消费刺激政策退出、汽油价格攀升及部分城市限购治堵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车销售增速明显下降,车险业务受到较大影响,增速由去年同期的36.2%降至14.2%。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非车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非车险业务同比增长24.7%。其中,责任险、货运险、企财险、工程险保费收入分别增长24.6%、23.2%、19.7%和10.4%。产险公司经营效益得到继续改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银保业务增速下降,寿险业务稳定增长。1-6月,人身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5697.1亿元,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5153亿元。银保新政实施,加上央行加息、流动性紧缩等外部因素影响,寿险业务发展难度增加。按照老口径计算,寿险业务保费同比增长9%,由去年同期34.7%的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发展。连续加息,减弱了银保产品吸引力;流动性收紧导致银行揽储压力加大,销售保险产品的积极性降低;银行大力发行理财产品,分流部分银保业务;银保新政实施对银保业务产生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银保业务增速大幅放缓,1-6月仅增长0.2%,而去年同期为42.7%。个人代理业务保持较快发展,同比增长20.3%,占比44.2%。新会计准则实施,促进了分红产品的较快增长,保费增速达11.5%,占寿险公司业务的73.7%。

  (三)资本市场持续震荡,保险投资收益总体平稳。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下行,投资收益持续走低。货币政策调整力度加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监管部门强化风险控制,保险公司适时调整投资结构,逐步改善资产配置。上半年,保险资金运用总体平稳,资产配置保持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7%。其中,银行存款占比33.5%,较年初上升3.7个百分点;债券占比45.8%,下降3.4个百分点;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占比13.2%,下降1.3个百分点;长期股权投资占比3.3%,下降0.1个百分点。1-6月,保险公司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09%。

  (四)科学监管扎实推进,风险防范和处置成效明显。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市场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监会以制度建设和强化执行为重点,加快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不断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针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商业车险调研工作,完善机动车辆保险制度。系统规范银保业务的关键环节并梳理主要风险点,着力解决银保市场突出问题。强化资本约束,加强对股权和不动产投资的监管。推动保险公司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增强透明度。行业偿付能力总体保持充足,不达标公司风险状况不断改善。

  (五)发展方式积极转变,保险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开展变额年金保险试点,推动银保销售模式转变,支持设立专属保险销售公司,通过鼓励产品和渠道创新,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增强市场活力。引导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承保和投资相匹配,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相适应,行业科学发展的主动性逐步提高,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不断增强。继续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虚假经营行为,突出整治虚挂中介业务、虚假赔案等问题,推动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改善承保管控和理赔服务。通过综合治理,保险市场秩序逐步好转,数据真实性进一步提高,虚假批退、虚列赔案明显下降,销售误导等违规行为得到遏制。

  (六)积极发挥保险功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是参与防汛抗旱工作。今年以来,南方多省市遭遇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保险业积极应对,及时开展查勘理赔,切实做好相关保险服务。二是支持保障房建设。“平安—城投控股保障房项目债权投资计划”募集不超过3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上海保障性住房建设。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签订债权投资计划,为促进保障房建设发挥作用。三是服务和支持“三农”。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加强承保理赔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1-6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长43.2%;农业保险赔款15.3亿元,受益农户294.4万户次。

 

  值得关注的一些情况和问题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许多新变化,金融市场形势日趋复杂,保险业受到的影响不断加深,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一)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加大保险公司经营压力。去年以来,我国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今年6月CPI同比上涨6.4%,创下近期新高。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以来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基准利率。同时,受到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变化及旱涝极端气候灾害频发等影响,保险公司经营压力明显加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保险需求受到抑制,保费增长下滑。在多次加息和银行积极揽储、频繁发行理财产品的背景下,寿险产品吸引力减弱;汽车销售下滑和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财产险投保意愿明显下降。二是经营成本增加,效益改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了寿险公司展业成本的提高,给公司增员带来较大困难;受车辆维修费用、人伤费用及用工费用不断攀升的影响,车险已赚保费综合费用率今年呈逐月上升趋势。三是非理性竞争行为有所抬头。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保险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采取手续费和价格竞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的情况有所增加。

  (二)资本市场持续震荡给保险业带来不利影响。今年以来,A股市场维持宽幅震荡格局,4月份以来更是持续下跌,上证指数由4月18日的3067点跌至6月20日的2610点,新股破发率也居高不下。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给保险业带来较大不利影响,一是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由于债券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二是权益类投资浮亏较多,投资收益覆盖资金成本的压力上升。三是保险公司上市进程困难加大,由于新股频繁破发和二级市场持续低迷,目前新股发行价格越来越低,发行节奏也开始放缓,这些因素可能对拟上市保险企业定价发行带来影响。

  (三)银保渠道发展变化和交强险业务亏损问题需高度重视。银保新政实施半年多来,银保市场出现许多积极变化,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表现为:银保业务增速下滑,按老口径计算,1-6月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仅0.2%,新单保费下降8.9%。期交产品发展放缓,1-6月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同比下降9.4%。银保市场竞争加剧,推动银保业务经营成本较快上涨。在财产险整体效益持续好转的背景下,交强险业务亏损进一步扩大的问题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其中,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交强险亏损情况尤为严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拒保部分车型问题,影响了交强险业务的稳定运行。

  对下一步市场发展的初步思考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改善民生力度加大,社会管理得到加强和创新,这些条件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基础,也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保险业要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加快战略转型,切实防范风险,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加强形势研究分析,维护保险市场稳健运行。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及对保险业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市场监测分析和风险预警,提高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前瞻性和有效性。积极应对利率调整、资本市场变化、物价上涨等对保险市场运行带来的挑战,加强保险业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研究。适时开展行业抗压测试,逐步完善监管政策和风险防范预案。

  (二)扎实推进“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动行业战略转型,提高综合竞争力。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积极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持续促进市场主体规范经营,优化保险产品与服务,提高消费者对保险的认可度、满意度。充分发挥保险机构风险防范的主体作用和保险监管的主导作用,切实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三)继续加大市场规范力度,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一是进一步打击虚假经营行为。着力解决车险、银邮渠道以及中介业务等存在的突出问题,防范由于销售难度加大导致非理性竞争反弹,巩固规范市场秩序的成果。二是完善商业车险制度。采取综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推进商业车险产品、承保理赔流程等制度方案的调整完善工作,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三是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强化保险产品条款和费率管理,制定保险公司委托金融机构和汽车销售商代理保险业务的监管规定,加强保险公司财务内控监管,从源头上规范市场行为。

  (四)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一是防范由于利率变化、投资收益下降、销售误导等原因,可能导致的银保业务退保风险。二是加强对中小保险公司运行情况的监测,防止因经营成本上升、银保业务下滑、增员困难等叠加影响而产生风险。三是强化核心资本的约束作用,严格次级债发债条件和认可标准,防范部分公司因财务再保险和次级债比例较高而隐藏的风险。四是加强对股权、不动产等新兴投资渠道的监管,防范因股市震荡、资产价格急剧变化带来重大投资风险。五是推动交强险地区差别费率试点,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交强险相关司法解释,深入研究交强险经营发展模式,确保交强险制度稳健运行。

  (五)完善服务、加强宣传,营造行业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大力推进保险公司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服务标准和规范,建立理赔服务评测体系和社会监督机制,切实改善服务质量。二是积极鼓励保险公司创新经营和差异化发展。加快推进银保业务转型,进一步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引导行业树立“向服务要市场”的理念,加大产品、渠道创新力度。 三是切实加强保险消费者教育。着力普及保险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提升保险业社会形象,营造行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