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焦
镜头
□鲁宁
一、南科大小考
南科大全称谓之南方科技大学。不过,到今天为止,它仍带着“筹”的“镣铐”。
北有中科大(中国科技大学)——这是事实;南有南科大——这叫愿景。
深圳如今敢与“北上广”比肩,惟独高教依然落伍。于是,财大气粗之深圳决意创办一所南方的中科大——南“科”梦就此张开翅膀。
中国官办高教60余年积弊之重、之深为识者所共察,深圳领风气之先有“大鹏展翅”志向。于是乎,深圳政府心仪和期许的南科大,从办学理念到办学氛围,当比“中科大”乃至所有国内官办大学要宽松许多。
追求宽松的办学理念,必涉及并最终落地于南科大的办学体制和人事安排。
于是,2008年深圳政府组建南科大理事会,市长出任理事长,政府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任理事。理事会构成中,官员理事占1/3;另1/3聘请深圳社会名流;再1/3从南科大教授群体中产生。
有了理事会,就得挑选首任创校校长。受宽松、自主权、高待遇所共同吸引,竞聘者众而朱清时胜出。
考虑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标杆之一,又虑及现有官办大学的种种痼疾,以理事会替代官办高校内的行政决策机构,是教育主管当局乐意创新的办学探索。姑且称为“南科大模式”。
只是,理事会只是最高决策机构,日常办学还得有个章程可循。于是,深圳市政府法制办与校方联手起草《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草案)。
“草案”的起草过程一波多折。
第一回合,纠结于校长是否拥有对副校长等高层管理人选的提名权?
第二回合,纠结于学校领导层由理事会任免还是由党组织任免——南科大系地方政府出资,决非民办大学,涉及到60余年来我党始终坚持不渝的党管干部原则。这一根本性原则,在现阶段,并充分虑及现实国情,不可能也决不允许遭到颠覆,哪怕仅仅有所损伤。
第三回合,纠结于“教授治校”——且不计20世纪50年代那场缺乏赢家的“历史风波”,单就现行《宪法》、《教育法》、《高教法》所层层确立的法制原则,此举绝对不存在任何可供通融的幻想,更别说余地……何况,当下中国教授群体之声誉形象早就斯文扫地尔,压根就担当不起“教授治校”之重任!
种种原则和条条底线皆不可逾越,朱清时领衔的南科大部分人士又决不妥协,等于提前预埋了日后的不顺、磕碰加冲突。
二、45名“学生”会否成为“试验品”
光有理事会而办学的“章程”难产,南科大就领不到办学的牌照。未经教育主管当局行政许可,南科大就不能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更甭说自主招生。尽管经日夜施工,南科大已基本具备了一期招生的办学条件。
在诸多非理性力量的鼓动下,南科大于今年春上“强行”招收“学生”。尽管有部分舆论为南科大此举叫好并大力吆喝,但这终究属于违法之举(若各位看官都认可中国正行进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崎岖山道上),导致南科大的招生吆喝看热闹者众而响应者寡——最终只招到45名“学生”。
鉴于此举违法,教育当局不能不有所反应。尽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了南科大此举的不妥当,但用辞却十分收敛加婉转。表明教育主管当局仍希望借助沟通和协商来避免冲突升级,更不希望弄成不可收拾……
眼瞅着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临近,深圳政府致函南科大,希望校方出面动员来自各地的45名“学生”就近在深圳参加高考,但校方对政府的妥协善意非但不予理会,反而采取了事实上的“对抗”态度——导致这45名“学生”无一人参加高考。而且,在全国高考之前,以45名“学生”名义发布了美其名曰“甘做教改‘小白鼠’”之拒绝高考公开信。
南科大的45名“学生”今年3-4月间已入学,真让他们重新参加高考,恐怕其中许多人未必能上线。然而,希望校方动员这些“学生”参加深圳高考,说明教育当局仍想寻求妥协,无意进一步激化矛盾加剧对立;参加高考很可能只是走个形式,使双方皆有台阶可下,至于考试分数,并不会影响这批“学生”继续在南科大“就读”。应该说,这应该是南科大“非法招生”变为“合法招生”的一次契机。应该说,无论置于哪个层面,至少对这批“学生”最终去掉“引号”是有益无害的。
然而,校方所选择的“不合作”态度,除了进一步加剧矛盾与冲突,对创办南科大有百害而无一益,对45名涉世不深的“学生”有不负责任之嫌。明眼人看得明白真切:尽管南科大已迈出了自己招生、自主教学的第一步,并放言日后还要“自授学位”,可是否有足够“定力”就这么一直“拧”下去?而且第一批招了以后还得有第二批,得年复一年招下去……笔者担心的是,未等南科大的“教改”走到半道,朱清时这个创办校长能否“转正”都是个大问题。如果真就出现这一谁都不愿看到的情景,这些学生怎么办?如果整个南科大“教改”以虎头蛇尾告终,谁为45名“学生”的命运埋单?!
既然没有埋单者——在一切皆充满未知的情形下,少数人和舆论鼓动“学生”们这么做,是在讲社会责任么?是在真心推进上下左右都能接受的“教改”么?
三、南科大的两种前景
创办有别于“中科大”之南科大,主要的推手并非朱清时等一拨“当代教育家”,而是深圳市政府和教育主管当局的政治意愿。这一政治意愿来自于对高教改革的迫切。
南科大会有两种前景:其一,校方某些人若再不切实际地天真下去,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南“科”一梦;其二,尊重现实,拿出与政府合作的善意,已经上演的种种“不愉快”皆可一笔勾销,然后循序渐进探索办学新途……假以时日,眼下之不能变,日后皆有变之可能且必变无疑。
笔者不希望看到南科大的前一种结局。而笔者所期待的后一种结局决非笔者之幻觉。别的且不言,仅针对网路上和微博上那些个无所不及的“放言无忌”,执政党和政府所表现出来的宽容和大度,就足见执政党既有序推进改革又有效掌控全局的充足自信!
南科大两种前景皆有可能。但不管出现哪一种前景,教改包括高教改革都将按其固有的、渐进稳妥的逻辑逐步推进。
下一篇: 中国入世十年后的今天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