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 康民】1月22日,中国精算师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魏迎宁受第一届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了题为《夯实基础 把握规律 促进中国精算事业新的发展》的工作报告。魏迎宁强调,要以改革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为契机,推进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迈向国际化。 据介绍,自1999年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开考以来,参加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陆续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合肥、成都、大连、济南等国内15个城市以及香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设立了中国精算师考试中心。2010年,参加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的人数达到近8000人。据统计,截至2009年已产生173位中国精算师和1021位中国准精算师。 魏迎宁指出,为持续推进中国精算师在保险精算及相关风险管理领域中的竞争优势,经保监会批准,协会完成了中国精算师考试体系改革,改革后考试教材与课程设置比照国际精算协会(IAA)精算师资格考试教育大纲的标准,同时结合了国内实际情况与需求。另一方面,国际精算协会于2010年12月14日正式接纳中国精算师协会为其第63个会员,国际精算协会已邀请中国精算师协会派相关会员作为理事会理事以及资格鉴定、保险会计等11个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精算界将在实质意义上参与国际精算标准与规则的制定与研究,这标志着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得到了国际的认可。他说:“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从十年前单方认可国外考试,到今天实现相互认可的探讨,这是中国精算界迈向国际化的一大步。” 据了解,中国精算师协会为配合新考试课程,专门组织了新考试体系下8本初级、10本高级课程教材编审工作。教材编写汇集了全行业的智慧和力量,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春季开考的10本教材已于2010年12月陆续出版,阶段性地完成了今年春季实施新的考试体系的工作目标。 魏迎宁谈到,协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中国保监会和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监督指导下,依据协会章程,在加强协会自身建设的同时,努力探索社团组织的运行规律,在精算人才培养、会员后续教育、精算规则制定、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工作实效。 据介绍,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精算师协会共有个人正会员390人,个人准会员269人,单位会员76家。据统计,80%以上国内具有精算师资格的精算从业人员都已加入协会。 魏迎宁表示,协会成立后,理事会高度重视协会的建章立制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国精算师协会理事会议事规则》、《中国精算师协会财务管理规定》、《中国精算师协会会费收支管理办法》、《中国精算师协会财务报销管理规定》以及《中国精算师协会预算管理编制指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于2009年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初步构建了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 此外,中国精算师协会专业委员会依托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和配合中国保监会精算实务标准制定与研究工作,协助保监会起草和制定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准备金管理规定”、“产险公司通用的经营指标精算标准”、“产险产品定价准则”。 当日会议还表决通过了《中国精算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魏迎宁当选第二届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来自保监会、保险公司、中介咨询、高等院校等界别的会员代表9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
上一篇: “保单失效银行仍在划账”有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