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李晓波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这是年过六旬的康典在新华保险2012年报中致股东函的结语。3月27日,在新华保险201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作为新华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康典在肯定公司转型方向的同时,也直言转型之不易:“经过一段艰苦的努力,最后我们相信,方向是正确的,前途是光明的,眼前必然会有一些痛苦,但是我们能够克服。” 正如康典所说,转型必然会有痛苦,这也体现在3月26日新华保险发布的2012年经营业绩报告中。2012年,新华保险实现总保费收入977.19 亿元,同比增长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9.33亿元,同比增长4.8%。虽然国内寿险行业第三位的地位仍然稳固,但市场份额还是下跌了0.1个百分点至9.8%。此外,受到国内资本市场持续低位运行的影响,总投资收益率也出现了0.6个百分点的下滑。 诸多困难叠加 完成沪港两地上市、扩充资本实力之后,为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新华保险在2012年启动转型。目前宏观经济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整个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与新华保险自身需要克服的内部困难叠加起来,使得不利因素更被放大。 作为寿险行业的主渠道,银保渠道的变局对新华保险来说可谓是首要的不利因素。截至2012年底,几家国有银行控股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长了约50%,份额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同期,大型寿险公司的银行代理业务平均下滑了25%。由此推断,素来倚重银行代理业务的新华保险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在发布会上,康典也坦陈当时对银保新政的影响估计过于乐观。“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我们还不是智者。”康典说,新华保险在上市的时候,有投资人问过他,银保新政对银保渠道的影响有多大,当时他的回答是政策的不利效应会在2012年年中被市场主体所消化。但是,现实并非如康典所愿。2012年,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1.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0%,其中,首年保费收入215.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4%。 与此同时,满期给付和退保带来的现金流和客户流失压力对新华保险来说也是一大挑战。国内寿险市场一直偏重规模增长,产品短期化明显,特别是银行代理期交产品,基本以3年、5年缴费期为主。在新契约保费无法维持高增长时,续收红利会受到较大影响。据了解,新华保险的形势亦颇为严峻,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未来一两年,续收红利将持续减少。对此,康典表示,“这种压力是为行业早期的快速增长补课,等于是补交学费,也是必然的,带有市场规律性的要求。” 艰难转型显成效 在今年的年报中,康典用他在内部会议上的一段话作为致股东函的导语。 “我们面对着一座高山,有两个选择:要么我们在山底下看别人开路,成功了我们再跟着走;要么我们另外找平坦的路绕过这座山。我的选择是:不等不绕,翻这座山,就在此刻。” 尽管面临如此之多的困难,但新华保险这种迎难而上的执着转型在2012年还是收到了成效。据年报,2012年,新华保险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推出了一系列高价值产品。比如,在营销员渠道加大健康险、意外险、定期及终身寿险等保障型产品和长期期交产品的销售力度,全年健康险占比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6.6%。由此促进了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总体价值率水平较上年提升了2.2个百分点,达到12.4%。 |
此外,新华保险在2012年还进行了专项试点,探索高端客户的开发模式和新的增员模式,同时持续加强绩优团队建设,在维持营销员总量稳定的基础上,强调新增人员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健全并优化绩优荣誉体系,各项绩优指标得到提升。2012年末,新华保险营销员人数保持稳定,达到20.4万。其中,绩优营销员人数约2.9万,较上年末增长16.7%。
变革创新执着转型
2013年,寿险行业整体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机遇与挑战并存。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改善,城镇化、老龄化的来临,健康、养老等保险产品需求的释放,以及一系列投资、监管新政的出台,将长期利好寿险行业发展。但与此同时,银保持续的行业性调整、寿险迎来满期给付高峰等问题,将继续给寿险公司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我们反复研究和论证了发展战略,我们知道面对的选择其实不多。市场的挤压、客户的要求、金融大格局的演化都在告诉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康典表示,当前新华保险合作的价值链中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和议价能力在迅速丧失,必须走技术和制度创新的道路,这也是新华保险战略的三个支柱之一。
对于转型的思路,康典也做了清晰的解释:“今年我们会力图将一切组织行为转向客户,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缩短决策链条,提升市场反应灵敏度,优化资源分配效率,释放前线销售活力,并为此设计明晰的责、权、利匹配政策,最终提升整个价值链各个环节的专业度,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据悉,在2013年的年度工作会议上,为推动“以客户为中心”战略落地,康典提出了近十项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必须在今年启动实施,它们涉及客户服务体系建设,以核心客户为重心的配套政策体系建设、机构体系建设、销售团队建设、培训体系建设、产品体系建设、运营和信息体系建设等。
“在我看来,新华保险转型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已经充分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信心和激情。”康典对于“年轻”的新华保险,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