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刚刚翻过去的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不平常的一年,不平静的一年。对保险行业来说尤须平添一个“更”字。今天本报刊登的保险行业2012年十大新闻和十大热点及解读足可成为佐证。而我们刚刚迈进的2013年,也毫无疑问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保险行业能否走出困境,穿越寒冬,迎来春色;能否把握机遇,攻坚克难,成功转型,2013年是尤为关键的一年。在这关键年中的关键词也毫无疑问就是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闭幕以来,保险行业从监管部门到保险公司,从领导干部到基层员工,上上下下积极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摈弃粗放方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诚信建设,规范市场秩序,成为行业共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科学发展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行业才能稳定提高,持续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行业才能真正展示大爱,体现真善美形象;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行业才能切实融入经济社会,更好发挥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也从方方面面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解读。2013年我们将继续唱响这个主旋律,我们报纸的改版,我们网络的升级,我们的选题策划,我们的新闻报道,都会围绕保险行业科学发展这一主旋律而展开,对于落实科学发展的,我们将大力为之鼓与呼;对于违背科学发展的,我们将无情批评与抨击。作为保险行业舆论主阵地和信息主渠道,我们深知这是行业赋予我们的责任,重任在肩,不敢懈怠。 要唱响科学发展主旋律,就要求我们遵照中央的精神和新闻的规律,2013年我们坚持走下去,更加深入基层,走进监管现场,走进理赔现场,走进公司职场,更加注重现场镜头式的还原报道,更加关注报道细节,更加关注一线人物和基层事件。今天本报1版主图报道的就是保险一线员工在元旦节日期间坚守岗位辛勤工作,我们就是要记录这样的身影,报道这样的人和事。我们将坚持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追求短、新、实,摈弃长、假、空。我们自己将身体力行,也请读者监督和支持我们。 要唱响主旋律,作为行业科学发展的主体——公司,将成为我们2013年新闻报道重点突破的“板块”。通过对公司的报道,让读者能看到保险行业正在发生的新变化、新趋势。对于有较大影响的公司新闻,进行深入调查采访,多版联动报道。2012年末我们已小试牛刀,效果良好。 我们还将走出行业,跨越行业,拓宽报道视角。金融混业趋势越来越明显,泛资产管理时代已经到来。保险业和银行业、基金业、券商等业务合作交叉已成趋势。我们将密切关注保险和这些非保险业态的联系或矛盾中的具体变化。我们还将走进市场,走进社区,走进消费者中。 唱响主旋律,我们不仅更多地走出去,也将更多地请进来。我们在2012岁末推出第一场“中国保险热点对话”,热议《农业保险条例》,反响热烈,影响巨大。我们将在2013 年结合更多保险热点,请更多专家学者、监管官员、公司高管到我们的“对话”中来纵横捭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将力求把“对话”打造成业界内的品牌,使“对话”成为剖析热点、解析难点、建言献策的行业“思想库”。2013年我们还将在报纸上开设“地方领导谈保险”专栏,请更多的地方领导关注保险,谈论保险,体会保险,重视保险,从而推动保险业的发展,推动保险业在“五大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2013年我们将更多地发挥行业通讯员的作用和能量,让数以千计、遍布各地、各个领域的通讯员更加及时快捷地传递来自一线的信息,反馈基层的声音,反映出现的问题,让《中国保险报》的根更深地扎进行业的土壤之中,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行业的脉动,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行业的实情。 展望2013,我们满怀信心。踏进2013,对我们而言,更有一番深意。就在明天,1月5日,《中国保险报》将年满19,走向20。2013年我们将全面启用全媒体采编平台,报网融合将更为紧密,新媒体快捷及时、海量信息、交流互动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将做出更好的新闻,做出更有深度、更有分量的报道,使保险行业舆论主阵地更为坚固可靠,信息主渠道更为高效畅通,使《中国保险报》真正成为保险行业的好声音,迎接和庆祝《中国保险报》20周年。 |
下一篇: 国务院颁布《农业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