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信保已获中投公司200亿元注资

2012-12-19 08:49:54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刘欣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注册资本增至271.6亿元人民币

  为原注册资本的6.8倍

  中国惟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和章程获得国务院批准。昨日,中国信保在举行的体制改革暨注资仪式上正式宣布,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通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公司”)向中国信保注资200亿元人民币。

  中国信保于2001年获国务院批准成立,注册资本为40亿元人民币,资本来源是出口信用保险风险基金,由国家财政预算安排。注资后,中国信保的注册资本增至271.6亿元人民币,为原注册资本的6.8倍。

  官网资料显示,中国信保的业务范围包括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国内信用保险业务、与出口信用保险相关的信用担保业务和再保险业务;应收账款管理、商账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险服务及信息咨询业务;进口信用保险业务;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等。

  政策性定位进一步明确

  事实上,中国信保改制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就曾表示,财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体制改革。2011年,央行在其发布的报告中透露,(2011年)6月末,中投公司向中国信保注资200亿元人民币。而昨日中国信保是首次正式宣布这一消息。

  中国信保昨日发布的新闻稿称,其本次改革明确提出“政策性保险公司”的定位,中国信保新章程对公司性质的描述是,公司是由国家出资设立、支持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与合作、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其次,新章程赋予了中国信保更重大的政策性使命,明确中国信保的经营宗旨是,通过为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保险等服务,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重点支持货物、技术和服务等出口,特别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机电产品等资本性货物出口,促进经济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这凸显了政策性信用保险的重要作用。

  中国信保称,该公司董事会由国务院相关部委、出资单位及中国信保经营管理层共13名董事组成,包括执行董事,部委董事和股权董事。部委董事分别来自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和人民银行。原外派监事会转变为内设监事会。

  资料显示,中投公司是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汇金公司是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汇金公司投资并持有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并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不开展其他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随着中国信保政策性定位的进一步明确,一些业内人士担心,国际上大多数的信用保险机构最终均走上民营之路,而中国信保原本定位“政策性业务,商业运行”,既有官商之名,又行民商之道。但2008年金融危机改变了中信保的战略方向,尽管国家允许中信保有一定比例的“自营业务”,但中信保自营业务较少,其未来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值得观察。

  承保额年均增长逾65%

  对于此次改革注资,中国信保称,主要是适应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内支持中国对外贸易、境外投资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获得200亿元巨额注资之后,中国信保的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大幅提升,能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中国信保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4%,是2008年的4.6倍,大幅高于10%的国际平均水平;占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9.1%。

  今年1-11月,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3072.2亿美元,增长35%,其中,海外投资保险实现承保金额226.8亿美元,增长54.1%。

  今年以来,中国信保还向企业和银行支付保险赔款9.5亿美元,支持企业获得融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中国信保称,这不仅对出口企业抢订单、保市场、保收汇起到了有效作用,而且在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2月18日正值中国信保成立11周年。11年来,中国信保累计支持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9508.5亿美元,服务出口企业超过4.1万家,支持企业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海外投资项目2512个,支持企业获得贸易融资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支付企业和银行赔款35.7亿美元。2002年-2012年11月,中国信保承保金额年均增长率达到65.3%。从2010年以来,中国信保的业务规模在全球所有官方出口信用机构中连续排名第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