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农业保险为何难以做大 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推动

2012-01-31 09:59:11来源:中国保险报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在2012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2012年要加大政策协调力度,着力推进农业保险的发展。确实,农业保险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虽然农业保险在促进农业发展、分散农业风险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但是与汽车保险等其他财产保险相比,我国农业保险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大,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原因何在?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农业风险发生种类多、范围广、程度深、损失大,致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此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不均衡,对农业保险缺乏损失统计数据和厘定费率的精算基础,导致险种结构调整滞后,各类风险难以分散。这样一来,较高的经营成本和承保风险,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上升,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利润,甚至导致亏损,使得商业保险公司不愿过多涉足农业保险。

  此外,由于保险公司在独立运作农业保险业务时,必须通过较高的保险费率才能弥补农业保险的成本,使得农业保险的费率通常高于一般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的费率。而农民经济收入普遍偏低,难以承受较高的保险费率。再加上大部分农民的保险意识淡薄,较少具有现代风险管理观念,对面临的风险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会加重经济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补贴的推动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了中央财政统一补贴的部分险种外,其余的险种都是各地政府根据自身财政状况来进行补贴,随意性较强。业内人士就指出,农业保险对相关法律的依赖程度强,而我国目前尚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农业法律、法规,这种立法支持的缺失、政府扶持性政策的缺位,加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负担,部分机构对于农业保险业务力不从心,从而退出农业保险市场。

  专家指出,当前农业保险的立法势在必行。通过立法,不仅能对农业保险的组织形式、资金运作、保险费率厘定等农业保险体制进行规范和完善,还可以通过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此外,还能以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或因财政困难而忽视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对此,项俊波在今年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上也作出了回应,力争在今年推动出台《农业保险条例》,从立法层面建立统一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明确中央财政、各级地方财政、监管部门、保险公司的职责,使财政补贴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各方面的配合更加协调和顺畅。

  1月30日,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通知》,强调在现行政策基础上,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保费补贴区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这无疑是农业保险做大的又一利好消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