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监管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保险业深耕民生主题 提升“行动”能力

2012-01-06 08:53:42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记者 胡利民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记者 胡利民

  发端于广东湛江的一种有关新医改政府委托业务运营模式近年来引起了多方高度关注。中央高层多次批示、保险业界高调肯定、媒体及专家的聚焦解读,使这一被称为“湛江模式”的保险委托业务不经意间成了保险业服务新医改的典型范本。上任不久的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调研广东、北京保险市场时,对中国人保健康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这一服务模式也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正在推向全国的“湛江模式”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正是缘于它契合了近年来国家要求保险业发挥专业功能优势、服务民生、参与社会管理的根本要求。

  2007年初召开的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拓宽保险服务领域,提高保险服务水平,增强防范风险意识和能力”,并强调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5年来,保险业遵循这一方略,在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延伸保险触角,提高渗透力和影响力,涌现出一批像“湛江模式”这样凸显保险特殊功能作用、服务经济社会的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做法。

  这5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来袭,行业面临的复杂局面和艰难考验接踵而至,但保险业逆势而上,栉风沐雨,在历经磨砺中实现诸多“跨越”:保险业整体实力增长前所未有;改革开放深度推进,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初步建立;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高。

  也正是这几年,保险业在诸多亮丽数据支撑下尽显发展“底气”:逼近6万亿元的总资产、超过5万亿元的资金运用余额彰显保险业快速积攒的硬实力;年度保费过万亿元、5年来平均逾20%的保费增速佐证市场规模的有效扩张;近150家市场主体中7家资产超千亿元、2家超过五千亿元、1家超过万亿元,足显险企在金融市场和国际保险市场的分量与竞争实力的强势飙升。

  不仅如此,作为金融业最早实施市场化改革、最先对外开放的行业,5年来,保险业的改革开放更是深入推进。中国人保、中国再保股份制改造如期完成,出口信保改革有序推进。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601318)回归A股,太平洋保险(601601)成功发行A股和H股,保险A股第四只保险股新华保(601336)也在2011年末成功上市;保险资金运用通道几乎全面打通,承保和资金运用两个“轮子”协调运转为行业高速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率先全面开放的保险业逐步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截至2011年11月末,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54家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各级分支机构近1300家。有8家中资保险公司在境外设立了27家保险营业机构,6家中资保险公司设立了8家海外代表处。

  秉持服务和保障民生的核心宗旨,5年来,保险业不断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和新途径,在提升服务社会风险管理、服务民生的能力的同时,也赢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展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尤其是面对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保险业较好地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风险管理功能。数据显示,5年来,各项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累计超过1.5万亿元;在服务社会风险管理方面,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快速发展,包括建立我国首个法定保险即交强险制度,力推医疗、教育、环保以及旅游等领域责任险发展等;在直接服务民生方面,创新思路参与多层次社保体系、新医改体系建设,加大商业养老和健康险产品开发和服务力度,拓展企业年金市场,规范保险机构开展健康保障委托管理服务。5年来,保险业共为人民群众未来医疗和养老积累准备金超过3万亿元。

  5年的风雨岁月生动记录了保险业服务民生、关注民生的真实印记,保险业也用自身的改革发展事实以及众多鲜活的数字印证了保险的功能作用不可替代。这其中,农业保险的发展更具代表性。作为农村收入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被认为是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也连续多年被中央一号文件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加以强调。到2010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之前的个位数增加到136亿元,主要粮棉油作物承保面积覆盖率达到33%,全年支付农业保险赔款逾100亿元,覆盖农户1.4亿户次。此外,天气指数保险和价格保险也在不断取得试验成果。而且,保险公司在推进农业保险的同时将与农民农村有关的小额人身保险推广到农村地区,许多地区不仅农业保险而且农村人身保险都出现井喷式发展。

  5年来,保险业的改革发展可圈可点。但进入2011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发酵,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保险业在多年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的集中显露,我国保险业在转型发展中也遭遇空前的挑战与压力。

  正如社科院保险研究室主任郭金龙所言:“我国保险业在"十二五"期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未来中国保险业并非充满鲜花与希望,其中也存在变数与不稳定性,中国保险业发展或将是充满忧患的。”

  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上,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中国保险业显然需要这样的忧患意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