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保
1989 年10 月中国人保与辽宁大学编辑的《保险大辞典》中,保险史条目“十三太保”记载: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鼓励和保护工矿企业内迁,补偿遭受日机轰炸的经济损失,支持其恢复生产,增强抗战力量,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开办了战时陆地兵险。当年有13 位保险业优秀人物为此做出了贡献。
这13位保险人物分别来自华、洋各保险公司,他们是:中国保险公司张仲良、林震峰、徐曾渭、唐雄俊、沈尔元;四明保险公司沈雍康、童肇麟;宁绍保险公司程恩树;英商四海保险公司胡肇忠;英商保裕保险公司包玉刚( 后任香港环球航运集团董事局主席、“世界船王”之一,邓小平同志曾经多次接见) ;英商上海保险行周志斌;美商慎昌保险公司赵镇圭;华商联合保险公司茅子嘉等。解放后,其中到中国人保任职的有: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林震峰、理赔负责人沈雍康,华东区公司副经理张仲良、业务科长徐曾渭、上海市分公司办事处副主任赵镇圭,上海市保险学会副会长、市人民政府参事唐雄俊。
当时,华、洋保险公司鉴于陆地兵险风险太大,不接受陆地兵险的再保险,由国家拨款一千万元( 约合黄金三万两)作为保险基金。其间发生两次大赔款给工商企业支付数百万元:第一笔是在1941 年5 月。日本军国主义每天出动成百架飞机狂轰烂炸重庆市、郊区,设在郊区的章华毛纺厂、申新纱厂,均遭敌机轰炸;在市中心小梁子、大梁子一带也投下大量燃烧弹,整个闹市区全部被毁,包括卢绪章开办的“广大华行”,损失巨大,支付赔款金额高达数百万元之多。第二笔支付给了武汉内迁至宝鸡的“申新四厂”。该厂于1942年5 月被日机投弹命中,损失惨重,由时任襄理兼理赔科长的张仲良在当地保险业务主管员赵镇圭协助下,清理残损物资,细致核算,最后核定赔款金额高达70万元,创单项赔款最高纪录。
(张仲良: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创建者,中共地下党员)
上一篇: 一路艰辛:周作民与太平保险
下一篇: 保险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