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民生力促和谐深化履行保险企业责任
——“寻找在榕保险业四大创新亮点”系列专题报道之一
核心提示
保险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也与日俱增。加快榕城保险业发展,对保障经济平稳运行、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值此,福建保监局、福州市金融办携手福州日报开展以“保险创新,你我共行”为主题的“寻找在榕保险业四大创新亮点”的系列专题报道。在为期一个多月内,福州日报财经版将以“服务海西保障民生”“灾难面前主动作为”“闽台保险先行先试”“创新服务贴近民生”等五大主题,全面展示人保、国寿、平安、太平洋、新华、太平、阳光以及民生等在榕43家保险公司的创新风采。
从保险参与新医改到“新农合”受托管理“晋江模式”,从政策性农险试点到农险“扩容”走进千家万户,从出口信用险为企业“挡风遮雨”到社会责任险“全面开花”……在榕保险业紧紧围绕海西省会中心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承担起社会管理责任,全面发挥好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农业保险为农民撑起“保护伞”
“过去遭灾只能靠救济,现在有了农业保险,我们农民的日子踏实多了。”近期刚拿到保险赔款的村民陈乐憨笑地告诉记者,虽然水灾让他家的庄稼颗粒无收,但是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几千元的农业保险赔款却让他今年的春耕“有了着落”。
值得关注的是,在榕城,像陈乐这样获得农业保险保障的农民“大有人在”。来自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数据显示,2010年,人保财险在榕机构独家承保了近12万农户。福建保监局局长王小平指出,福建农业保险去年赔款2.8亿元,为农民撑起一把“保护伞”。
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业务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险种,多年来一直备受政府、企业以及农户关注。2006年以来,福建省创新推出了农村住房保险、渔工责任保险、渔船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和森林火灾保险等5个政策性农险试点,成为全国第一个由政府出资为全省所有农村住房投保的省份。
经过5年的试点、推广,今年福建水稻保险等政策性农险继续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水稻保险范围扩大到全省,仅永泰今年人保财险就给10万亩水稻上保险,农民每亩最多可获赔300元。不仅如此,保险业还积极推动教育、医疗、环保、旅游、安全生产、运输、消防、质检等领域责任保险发展。据悉,仅新华保险目前就拥有“吉祥如意、好利年年、福寿安康、健康福星”四大惠民产品体系,为消费者人生风险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商业保险缓解“看病贵、看病难”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商业保险引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保险公司提供的大额补充保险,市民在“不多出一分钱”的情况下,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
记者了解到,商业保险参与新医改的尝试不胜枚举,并且一些保险公司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太平洋人寿的“晋江模式”、中国人寿的新农合业务以及人保寿险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从2006年起,中国人寿福州分公司承办新农合业务,在闽侯县16个乡镇等地设立了18个新农合补偿窗口,在7个大的定点医院派驻了服务专员,基本实现了乡镇看病“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农民就医和报销。开办近四年多来,共有92747人次得到补偿,补偿总金额达32993.53万元,基金使用率为80.67%。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人寿探索出的“新农合”受托管理“晋江模式”,即政府委托商业保险机构托管新农合,有助于建立新农合有效的运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卫生部门、财政部门监督,保险公司经办的运行方式,实现了“管办分离”,为参合农民节省了不必要的医疗费用开支,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卫生部及保监会的认可。
福州保险市场份额稳居全省首位
服务民生力促和谐,深化履行保险企业责任。保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反过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辅助社会管理作用。
福建保监局局长王小平介绍,2010年福建保险业累计为社会承担风险保障8.7万亿元。出口信用保险充分发挥在鼓励出口和投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53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提供了收汇保障。支持我省“五大战役”建设,工程险、货运险保障金额同比分别增长63.5%、37.2%。
福州市金融办主任胡冀闽介绍,2010年,榕城保险业围绕省、市两级政府工作部署,大力推动“三农”保险、信用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业务发展,为社会承担风险总额3.4万亿元,切实承担起“保驾护航”的作用。来自福建保监局数据显示,2010年,福州市保费收入119.53亿元,同比增长30.9%,市场份额位列全省九个设区市之首。(福州日报 记者陈为潮 通讯员刘可香)
下一篇: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