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会动态 > 学术论坛 > 正文

2021保险业十大收缩与十大扩张:在动能转换、逻辑重置中创造历史

2022-01-05 09:50:57来源:作者:阅读次数: 添加收藏
摘要:

 

 

“转型”是近年来保险业最高频的词汇之一,然而“转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转型”一定伴随着发展动能的转换,即过去推动行业增长的因素影响逐渐减弱甚至彻底消退,而另一些因素对行业的影响却逐渐凸显,在助推行业增长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此消彼长中,行业逐渐完成自身理念、产品、服务乃至模式等的彻底更迭,走向更高质量年的发展。

 

从这一点出发,『慧保天下』梳理了2021年中国保险行业的“十大收缩”与“十大扩张”,在“一收一扩”之间,试图揭示新旧动能转换的清晰路径,而伴随着新旧动能的切换,行业的整个发展逻辑都在加速重构。

  

根据行业交流数据,预计2021年重疾险新单保费负增长将超过40%,堪称断崖式下滑。

 

这背后的原因已经分析过很多次:消费者趋于保守;重疾险,尤其是终身重疾险单价高,只能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仍属于“奢侈品”、“非必须品”;经过多年发展,重疾险在中高端市场已经基本普及,从增量市场走向存量市场;重疾险新旧定义切换前的“炒停售”,加速客户透支……

 

在重疾险收缩的同时,“惠民保”(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险)在2021年仍在加速扩张。权威数据显示,至10月中旬,已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省份参与了超过100个城市的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项目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较2020年末覆盖4000万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惠民保的扩张与重疾险的收缩在2021年形成鲜明对照。对于消费者而言,二者区别是明显的:前者件均保费很低,往往年交保费只有数十元,最贵的也只有200元左右;重疾险件均保费高企,一个成年人往往需要数千元乃至数万元。

 

而中国尚有6亿人年收入不足千元,这其中诸多老弱病残,压根无法迈过重疾险的核保门槛。所以,惠民保爆发原因无它,只是因为其切中了更广大中国人缺乏足够医疗保障的痛点,而这是几乎是被重疾险抛弃的市场。

 

惠民保的扩张,是市场下沉逻辑的延续,与之伴随的另一些词是“市场分化”“客户分层”。

 

2021年,个险延续自2018年开启的收缩逻辑,新单保费收缩,人力收缩,新业务价值收缩。截至3季度末,中国人寿总销售人力仅剩105万人,其中个险人力98万人,较年中缩减14.8个百分点;同期,平安个险代理人数量为70.6万人,同比下滑32.6个百分点。

 

人力收缩的本质原因在于供需错配:需求收缩,但是激烈竞争之下供应有增无减,人均产能下滑,代理人收入难提升,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从而加速脱落。供需错配还体现在,80后、90后成长为保险主流客户群体,传统代理人专业不足难以匹配年轻一代客户的需求。

 

人力规模下滑的同时,一些公司的个险人均产能却开始扩张。例如,平安人寿前三季度人均首年保费与人均NBV分别为16.2万元/人和5万元/人,增幅分别为41.8%、22.1%。

 

实际上,2015年取消代资考,代理人数量井喷之后的第三年,即2018年,人口红利就已经开始减弱,在2019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一路下滑,2021年只不过是这一趋势的延续而已。

 

人力、新业务价值持续下滑,宣示了以往“人海战术”的彻底“破产”,倒逼行业加速代理人渠道转型,从着眼于人力规模扩张,到着眼于提升人均产能,行业开始从“人力驱动”转向“产能驱动”。

个险萎靡不振,银保渠道重回险企战略视野,无论是大小公司均加码银保渠道,不过仅就新单保费而言,很多公司的银保新单规模保费依然是同比下滑的。

 

好消息是,新单规模保费在下滑的同时,银保新单期交保费却在扩张。行业交流数据显示,银保期交占比正快速上升,部分公司的银保渠道价值率也上升明显,其在全部保费收入中的贡献度更显著提升。

 

这显示,银保渠道正逐渐转变过往的发展理念,从原来的通过银保渠道做大保费规模,转而视之为重要的价值贡献渠道。银保渠道的发展逻辑正在重置。

 

银保渠道逻辑大转变背后的因素则是多元的:

 

 

 

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监管逻辑重构,是2020年以来,中国市场最大的变化之一,在防风险、反垄断的大旗下,曾经兴盛一时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开始走向收缩。

 

2021年12月28日,相互宝宣布1月后关停,网络互助时代正式落下帷幕;保险领域,《互联网保险监管办法》、《关于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相继落地,互联网保险市场也面临重新洗牌。

 

尤其是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下发,不少中小险企将因此受到重大影响,但无可争辩的是,该新规彻底揭开了很多所谓“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真实面目,其实是银保业务,通过禁止套利、强调公平,倒逼互联网保险回到原本的位置上。

 

但通过多年发展,互联网保险,以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保险行业骨髓,在互联网人身险即将大收缩的同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诸多公司都近年来都在重置架构,重构系统,重塑流程,以推动业务部门效率最大化、客户体验最优化为核心目标。

 

传统渠道加速线上化布局,线上机构也正深入开展线下业务拓展,以前界限分明的线上线下渠道,正走向深度融合。

 

 

2021年前三季度大部分时间,车险收缩、非车险扩张依然是重要的趋势之一,这是车险综改下,车险保费下滑的必然结果。

 

当然,这种结果持续时间不会很长,随着车险综改满一年时间,保费下滑通道被封堵,低基数下,车险重回正增长通道。从前11月的数据来看,车险负增长幅度已经明显收窄,已经从上半年负增长7.1%,收窄为负增长3.2%。

 

非车险依然继续正增长,不过增速有所放缓,前11月已经降至5%,这其中,健康险、农险、责任险依然是重中之重。

 

其实不管车险是负增长还是正增长,随着国内汽车销量放缓,车险市场逐步从增量逻辑步入存量逻辑,整个财险市场都在有意识地降低对车险的依赖,大力发展非车险,寻找更多业务增长点,未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车险正增长,依然是必然的趋势。

 

车险收缩,非车险扩张,财险市场正告别车险一险独大的时代,朝更加多元的方向奔去。

 

 

自2020年以来,由于频频踩雷,保证保险业务整体处于收缩状态,2020年,承保亏损高达127亿元。

 

受到2020年巨亏影响,2021年保证保险业务的收缩状态仍在持续。数据显示,前11月,保证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83亿元(不包含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财险公司),而2020年前11月是658亿元。

 

不过,保费收缩的同时,2021年保证保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扭转了承保亏损的态势,承保利润开始扩张,前11月,已经达到68.54亿元。

 

个别公司的保证保险业甚至开始逆势增长,例如众安在线,上半年,该公司保证保险同比增速高达160.0%,主要涵盖保证保险的消费金融生态赔付率更是从2020年上半年的69.8%下降至2021年上半年的38.9%。众安在线对此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宏观经济复苏,信用周期步入复苏阶段,消费金融业务也迎来了一定的复苏。

 

曾经巨亏的保证保险是粗放发展最典型的恶果之一,而如今,巨亏的阴影仍在,行业却已经逐步恢复理性,不再一拥而上,而是量力而行。

 

高质量发展时代,粗放发展行不通了,但有能力者仍有大把机会。  

车险改革,中介遭殃。

 

根据《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其引导行业将商业车险设定附加费用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这意味着,改革后商业车险附加费用率上限降至25%,车险业务中间费用遭遇强力挤压,赖以生存的车险中介,尤其是已经沦为出单平台的车险中介,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部分中介甚至因此走向“坍塌”。

 

近期,新能源专属车险正式开售,留给财险中介的空间更进一步收窄,因为该类险种附加费用率上限进一步从25%降至15%,这意味着保险公司留给中介的费用率将从原来的12%左右,降至5%左右。

 

随着新能源车险占比不断提升,势必重塑整个车险市场格局,重整车险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加质优价廉的车险服务,各保险公司发展将进一步分化,各中介机构的生存空间则面临进一步的挤压。

 

不过,在传统财险中介收缩的同时,一大批旨在为保险公司、中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科技平台公司愈发活跃。直接原因是银保监会于2021年1月印发了《保险中介机构信息化工作监管办法》,对于保险中介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大批技术服务公司因此开始扩张。

 

一边是强力挤出单纯依靠出单获利的传统中介,一边是要求中介提升信息化水平,中介高质量发展路径就这样形成了。 

2021年,保险产品端的竞争依然激烈,各种创新不断,但从大环境来看,产品端的竞争其实是收缩的。

 

例如,重疾险新旧定义切换,部分大公司出于客户分层的需要,部分产品有所“降价”;相反,中小公司在新定义下,不得已选择提升费率,大中小型险企重疾险产品的“价格差距”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缩小。

 

再例如,中小公司定价激进的储蓄型产品往往集中于互联网渠道,随着互联网人身险新规的落地,很多中小公司由于达不到要求,将不得继续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长期储蓄型产品,产品端的竞争也将因此得到部分缓解。

 

在产品端竞争得到一定缓解的同时,服务端的竞争加速扩张,“保险+服务”“保险+生态”已经成为行业标配。头部机构财大气粗,往往选择重资产的模式,自建养老社区、收购医疗机构等;中小型险企则采用轻资产模式,引进第三方医康养机构……

 

当下的保险公司之间,尤其是体量类似的保险公司之间,产品端的竞争已经难以分出胜负,服务端的竞争也已经快进到了“内卷”的地步,以服务促销售,仍将是保险行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导向。

 

 

“分支机构收缩”是2021年媒体议论保险行业最多的趋势之一。据北京商报不完全统计,2021年截至12月20日,45家保险公司获批撤销分支机构多达1737家。其中,人身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达1146家,财产险公司撤销分支机构为591家。

 

不过,收缩的多是三四级机构,尤其是以四级机构为最,根据北京商保的报道,被撤销的分支机构,以四级机构支公司和营销服务部为主,占比达98%,也有少部分中心支公司。

 

三四级机构收缩的同时,行业整体的分支机构开设速度实际是大于裁撤力度的,这意味着,行业整体仍处于扩张状态。

 

裁撤三四级分支机构更多是在出清落后产能——行业发展承压,对于效率、品质的要求提升,入不敷出的机构被裁撤也在逻辑之中。

 

一边是淘汰落后产能,一边是确立产能作为核心指标,“产能驱动”的逻辑在保险业愈发清晰。 

 

自2018年银保监会成立,大幅减少保险公司批设以来,一批曾经兴冲冲想要布局保险行业的中资机构,在坚持一段时间后纷纷宣布放弃。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已经至少有9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出参与设立保险公司。包括ST天成、银江股份、灵康药业、家家悦集团、海汽集团、拓维信息、莱美药业、贝因美、海峡股份等。

 

此外,一些已经成功入股保险公司的资本也在近年选择退出。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就已经有50多家险企股东宣布减持或清仓(或已经出让)险企股权,,多为中资,涉及33家险企。

 

在中国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外资却逆势而上。继友邦人寿后,国内外商独资寿险公司已经增至3家,还有中德安联人寿、汇丰人寿;财险方面,最大合资险企安盛太平早已转为外商独资;集团公司方面,也已经诞生了安联中国、华泰保险集团等。

 

分支机构设立方面,随着有关限制取消,外资险企分支机构布局也有所提速,友邦人寿分改子一年有余,已经接连设立两家省级分公司。

 

外资险企加速布局,保费收入增速也超过中资险企,相对之下,中资险企由于前期已基本完成布局,进入相对收缩的状态。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这仍将是未来一个时期行业发展主旋律。

 

 

 

『慧保天下』整理的“十大收缩”与“十大扩张”或许不够全面,但一退一进之间,行业发展逻辑的转换已经昭然若揭。

 

其实,何止保险业,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底层逻辑都在重构当中,摩根士丹利的最新报告称:

 

我们正站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在经过数十年消除绝对贫困的努力后,北京正在将其监管优先级进行调整,更加关心可持续性、社会公平、数据安全,和自主可控。中国对于金融科技、大科技巨头、课后教育、数字货币,以及碳排放的限制升级正是这次逻辑重置的体现。

 

来源:慧保天下。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传递更多信息。

 

 

 

 

 

 

 

 

 

 

 

 

标签: